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李苑)7月30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宏观政策要持续发力、适时加力。要落实落细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充分释放政策效应。加快政府债券发行使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兜牢基层“三保”底线。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院院长罗志恒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适时加力”“增强灵活性预见性”意味着,一方面延续前期政策,落实既定的财政货币金融政策,做好政策接续,不搞大拐弯,让经营主体有稳定的政策预期和市场预期,推动经济持续平稳运行;另一方面,也要看到政策的连续性,同时根据形势变化做出灵活调整,前瞻研判下半年出口、房地产等情况,及时提前果断出台新的增量政策,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
会议还强调“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增强灵活性预见性,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在罗志恒看来,“灵活性预见性”表明增量政策空间随时在路上,形势平稳时“引而不发”,形势有变时“果断出击”,包括及时追加预算、降准降息、取消房地产限制举措、纾困外贸企业和就业群体等。
今年全年的新增赤字、专项债、超长期特别国债、特别国债合计共11.86万亿元。截至6月底,超长期特别国债已发行5550亿元,发行进度达42.7%。截至6月底,新增专项债券已发行近2.2万亿元,发行进度为49.1%,快于去年同期的37.2%。
“下半年,超长期特别国债和新增专项债券仍是加力扩投资促消费的关键抓手,剩余额度分别为7450亿元和2.2万亿元。”罗志恒说。
罗志恒认为,可以储备的政策工具依然较多。比如,根据形势的需要动态调整预算,扩大财政支出;“以旧换新”补贴扩围至服务消费,提振消费;推动“国资—财政—社保”联动改革,在不增加财政负担的基础上,增加国资收益上缴财政并专项用于社保体系建设,提高城乡居民养老金待遇,降低其预防性储蓄需求、释放服务消费潜力等。